联系人:李经理 电 话:13876422855 传 真:0898-88225522 邮 箱:hnjh001@aliyun.com 地 址:海南省三亚市南边海路154号 |
![]() 海南江海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一年,是从事海洋捕捞、海运工程、海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公司致力于民间远洋渔业和南沙渔场开发,提出保护近海,发展南沙,开发民间远洋的渔业产业发展理念。公司拥有一座一千吨级冷冻加工厂(拟改建海洋旅游产业会所),一座七千平方米的江海商城,一支外海捕捞船队,一支民间远洋渔业船队,一艘总排水量九千吨的,是目前我国功能最齐全,规模最大,唯一获得国家QS认证的海上综合加工补给母船,一艘一千吨的综合加工船,一艘六百吨的综合加工船,一艘一千吨的供油船,在马来西亚的吉兰丹港和关丹港设有两个民间远洋渔业基地,在印尼收购一间渔业公司,在坤甸港设有民间远洋渔业基地,在印尼的经济特区巴淡岛筹建渔业基地。 公司属下:三沙金海渔业有限公司,儋州海丝路渔业有限公司,三亚海丝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南双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印尼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中油江海石化(大连)有限公司,江海燃油供应分公司。 公司曾是省50强企业,三亚市优秀企业,重合同守信用、诚信纳税企业,自1998年以来一直是海南省渔业龙头企业。 公司的产业亮点是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功能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产业理念要求,是以加工补给母船为主体的“公司+渔民”、“公司+渔船”的集约型产业模式,实现了创新产业的“五要素”(投资少、产能大、成本低、效益高、安全系数高),和结合“五个统一”(生产统一指挥、渔船统一管理、船员统一调配、产品统一收购、市场统一运销)的管理理念,故称为“江海模式”。 公司品牌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是以独特的品质产品,在全国一二线城市铺开超市、餐饮连锁店及互联网+渔业等创新理念营销手段,将“江海一号”商标的南沙深海野生鱼结合传统渔家制作的“船上一夜鲜”QS认证品牌唱响全国市场。 公司致力于国家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做表率,自行设计的“南沙移动渔业基地”项目是一个创新型产业模式,目的是带领群众渔船从近海渔场向外海渔场转移,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积极推动海南省渔业产业的科学发展,为国家宣示南沙主权做贡献。2012年9月向国务院、农业部报送了《关于开发南沙渔场应选好产业模式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和农业部的重视。2013年5月6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安排“江海一号”母船作业群体带领三亚、儋州等地共32艘大型船队首次起航南沙群岛渔场生产,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等14位新闻媒体为期45天的跟踪报道,这一行动在全国影响很大,一时“江海一号”成为新闻焦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981”维权行动中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维权补给任务。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江海模式”与“民间远洋”渔业作用,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近日向国务院、刘赐贵省长报送《关于采用“江海模式”与“民间远洋”渔业走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该建议将助推国家出台渔业及海运产业一项利好政策。 江海模式助推印尼国家出台渔业新政。“江海模式”近日在印尼全面推广,印尼国家渔业将是一场产业大革命。此前新总统法案对外国生产渔船一律不准进入印尼渔场生产,已将所有外国渔船驱赶出作业渔场,取而代之的将是唯独“江海模式”的本国国籍渔船。 公司向印尼渔业部推介了八年的项目终于被采纳。 现在中国、泰国、越南这些国家的传统作业、破坏资源性作业方式的拖网渔船和灯光渔船已被印尼政府禁止,一年后印尼渔场的鱼类资源的丰富程度是难以形容,保护资源作业方式的“江海模式”的母船作业群体生产方式在印尼渔场生产的经济效益更是不可想象 。 “江海模式”在印尼推广也是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大举措,公司已向海南省发改委申请《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海周边渔业合作平台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3.41亿元。 |